发布时间:2025-10-15 17:55:23    次浏览
2015-12-10,金花110千伏变电站灾后重建gis设备安装场景 电力铁军迁改线路,为雅康高速建设提供服务保障 杨虎(右)和同事正正在检查变电设施 经过灾后技改的金花110千伏变电站 经过灾后技改的始阳110千伏变电站 经过灾后扩建的黄岗220千伏变电站 温宏锐在恒天35千伏变电站检查设备崭新的两层小楼,敞亮的营业厅,醒目的国家电网标识……7月20日,位于震中龙门乡的龙门供电所正式完工,为龙门乡增添了一抹亮色,也将为当地老百姓提供更加优质方便的供电服务。值此“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工作启动三周年之际,龙门供电所的建成投用,正是雅电集团在电网灾后科学重建的进程中的又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成果。三年前的7月,一场名为“灾后重建”的战役吹响了冲锋号。灾后重建,电力先行。雅电集团也开启了强筋壮骨、护航重建之旅。三年来,电网铁军一路与重建同行,用责任和坚守点亮了万家灯火,日益坚强的电网撑起了雅安的电力脊梁,也为重建建立“电网丰碑”!电网重建“脱胎换骨”7月14日,走进天全县始阳110千伏变电站,昔日老旧的变电设施如今已被现代化的智能设备所取代。始阳110千伏变电站是天全县的枢纽变电站,承担着始阳、乐英、多功、兴业、新场五个乡镇的供电任务。“4·20”芦山强烈地震后,该站设备受损严重,雅电集团将其纳入灾后重建工程,并于2014年10月启动重建,对全站设备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如今,灾后重建已全面完工,该站的变电容量从4万千伏安提升为12.6万千伏安,变电站供电能力和安全可靠运行水平大大提高。“通过重建,用户用电更稳定可靠了,变电站的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国网天全县供电公司副总经理钟怀伟说,重建按照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过去变电站需要7个人值守;今后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变电站进行远程全程监控,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将大大提高。改变的不仅仅是天全县始阳110千伏变电站。据统计,“4·20”芦山强烈地震以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通过各种渠道自筹资金加快雅安电网建设,三年来累计在雅安投入电网建设资金40.06亿元,开工建设35千伏及以上电网项目51个,10千伏及以下项目1059个,截至2016年7月20日,雅安电网灾后重建项目已基本完成。随着灾后重建项目的实施,雅安电网全面提升,雅安电网资产规模达到133.02亿元,为震前的1.28倍,位居全省第5位,电网发展已全面超过震前水平。 在电网强筋壮骨的同时,雅电集团还积极服务地方灾后重建,全力推进市、县两级灾后重建项目电力迁改、临时和永久用电工作。7月13日,位于雨城区草坝镇的中恒天汽车集团雅安汽车生产基地,正在为7月20日前小批量试生产做最后的冲刺。项目从开工到试产,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在飞地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崔振兴看来,充足的电力保障是关键因素之一。由于基地正式投产后,用电负荷大,因此需要建一座35千伏的变电站。在雅电人忘我的付出下,仅用110天时间就基本完成了变电站建设,一台10000千伏安的变压器在6月20日前建成投用,其余一台10000千伏安和一台20000千伏安的变压器也在7月20日前建成投运。“为了保障设备安装调试和试生产的用电,雅电集团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不分周末、不分节假日,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地施工。”崔振兴对雅电集团无条件服务重建项目的精神感动不已。“按照常规,建一座这样的变电站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为了变电站的建设,雅电集团员工温宏锐不知加了多少班、熬了多少夜,说起“战果”,他脸上充满自豪。三年来,除了恒天项目,在建安公司、王老吉、琪雅服饰等大批落户雅安的重点产业项目和雅康高速、318国道、351国道、成雅铁路等重要交通工程建设过程中,这样的感人故事比比皆是。“从电力线路迁改到施工用电的保障,再到永久性用电的施工,雅电集团提前介入、积极配合,高效服务,不仅为我市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市经信委副主任李云忠中肯的评价,也是雅电集团为重建服务的真实写照。截至2016年7月20日,按进度要求已完工1132个电力保障工程,占全市总项目数的99.56%。借力瞄准“大强精优”今年2月21日至2月24日,我市天全、芦山、宝兴、名山、雨城等区县骤降暴雪,导致大量树竹倒伏在输配电线路上,累计造成雅安电网2座110千伏变电站、2条110千伏线路、6座35千伏变电站、20条次35千伏线路、90条次10千伏线路停运,2429个台区、138397户用户停电。灾情发生后,雅电集团立即启动雨雪冰冻灾害三级应急响应,公司各级员工秉持“抢险不冒险”的原则,战风雪、斗严寒,连续作战、科学抢险,于24日21时恢复所有受损设备和用户供电。“通过灾后重建,雅安电网网架结构持续完善,装备水平大幅跃升,电网抗灾容灾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电网应急保障能力也持续增强,本次抗雪灾、保供电工作取得全面胜利,正是得益于公司整体应急能力的提升。”雅电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何勇说,三年重建,带来的不仅是电网“硬件”脱胎换骨的变化,更使得公司基础支撑能力、管理控制能力、集团组织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持续提升。持续增强的应急保障能力,也是我市推动电网调控系统自动化、智能化建设的成果。三年间,雅电集团在高标准建成市级集群调控中心后,稳步推进区县公司调度机构和调度职能转变,成功实现了全省首家以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D5000作为主、备系统的集群调控自动化双系统。电网调度、发变电运行、通讯自动化运维管理向集团化、专业化和集约化迈进了一大步,电网调控系统达到全国领先水平,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灾后重建无小事,事事关乎民生情。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水平的提升,最终的目标指向都在于提升供电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民生。三年来,雅电集团供电营业网点由58个增加到74个,新建标准化营业窗口11个,2014年投运的雨城A级供电营业厅,已成为雅安市公共服务行业的示范窗口;全市建成第三方电费代收点1658个,实现“城市十分钟缴费圈,农村村村有缴费点”。服务流程也得到优化,高压客户平均接电时间较2013年缩短5个工作日,低压客户基本实现当日申请次日接电,配网故障抢修到场时间较2013年缩短75分钟。建立235个“电力服务连心岗”,架起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在抗震救灾中成长起来的共产党员服务队累计完成各类故障抢修业务1.3万件,已成为全市服务行业的标杆。雅电集团荣获2014年度四川省供电企业行风群众满意度测评第二名、雅安市政风行风群众满意度测评公共服务行业第一名。变则通,通则久。三年来,雅电集团结合灾后重建实际,持续深化电力“雅安模式”,着力推动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的不断变革创新。通过实施“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智能化运营”的“四化”发展战略,不断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优。在震后的2014年,面对宏观经济调整下行对供电的不利影响,雅电集团全年售电量达到87.93亿千瓦时,首次跃居全省第4位。用坚守当起重建“守灯人”“喜鹊叫来传佳音、报喜贵客来龙门。”“龙门人民欢歌舞,拽起花灯迎亲人”……14日,芦山县龙门乡青龙场村委会活动室内,国网雅安电力(集团)公司芦山公司飞仙供电所所长杨虎利用午休时间,和师父裴体文一起排练起了新编排的芦山花灯,希望通过花灯传递家乡重建后的喜悦之情。其实,作为四川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虎不仅是花灯之乡的“守灯人”,还是灾区灾后重建的“守灯人”。“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时,到飞仙供电所任所长还不到两个月的杨虎,当天就投入到抗灾保电工作中,不仅积极参与了地震当天县医院等重要场所的抢修保电,还带领供电所的员工和乐山电力局的支援力量一起,在三天之内抢通了供区内的主线路。从老百姓的帐篷安置点、板房安置点的过渡到永久性安置房的电力设备设施的建设,从重建重点项目的线路迁改到临时用电、再到永久用电……灾后重建工作启动后,除了承担着辖区内3245户用户供电设施的维护和故障抢修工作,还要全力确保380多个大大小小灾后重建工程的线路迁改和施工用电接入。在飞仙关镇三桥休闲广场的建设过程中,要在汛期来临前打好桩,因临时施工用电,施工方需要在两天之内新安装一台400千伏安的变压器。按照常规流程,安装一台这样的变压器,从组织材料到架线至少需要一周时间。但是,为了帮助施工方争取建设时间,杨虎带着供电所的工作人员和电力施工队伍,加班加点地施工,晚上打着电筒工作到凌晨2点,接通了临时用电。三年来,这样的紧急任务对于杨虎来说已成为“家常便饭”,而杨虎从来没有一句怨言,他用坚守为家乡的灾后重建当起了“守灯人”。杨虎只是雅电集团众多坚守者中的一员。克服日晒雨淋和蚊虫、蚂蝗叮咬等,翻山越岭开展杆型定位、测量距离等数据收集工作,编制农改升级工程巩固灾后重建的国网雅安电力(集团)公司宝兴公司农电科农网规划专责尤江平。连续三年都没有星期天,没日没夜地忙于芦山县城居民供电设施的维护和故障抢修工作,还要全力确保各种大大小小灾后重建工程的线路迁改和施工用电接入的国网芦山供电公司配网所所长李继东。冲锋在恒天、北外环线等重点灾后重建项目保电最前线,拄着拐杖到现场为客户服务,却从没有喊过苦喊过累的国网雅安电力(集团)公司雨城公司员工温宏锐。……正是这些舍小家、顾大家,发扬“5+2”、“白加黑”的奉献精神默默为灾后重建护航的雅电人,用坚守为家乡重建当起“守灯人”,为灾后重建筑起了“电网丰碑”!余洋 汤小强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徐玉婷